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风采

“信仰 航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分享活动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马克思与青年”主题座谈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8日 浏览次数:938次 字体大小:【

本站讯 (哲学学院来稿)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与青年”主题座谈会于5月6日下午2:00在我校南区哲学思想实验室组织召开,本次座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青年成长成才的关系,旨在帮助广大青年坚定信仰、树立航标,以此表达对马克思的纪念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本次活动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内蒙古大学委员会、我校图书馆以及我校哲学学院联合主办,哲学学院“爱智之旅”哲学经典读书会承办。

同时,本次活动也是桃李湖畔·读书会的第17期、“信仰·航标”——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读书分享会的第7期,我校团委书记王烨辉、图书馆馆长刘实、哲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盛立民、哲学学院辅导员刘剑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程宝华、哲学学院博士邹海燕、哲学学院博士潘兆云作为分享嘉宾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哲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盛立民为座谈会致辞,他指出本次分享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活”起来和“火”起来,希望同学们以青年马克思为榜样,树立崇高理想,脚踏实地,并勉励同学们把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座谈会首先播放了影片《年轻的卡尔·马克思》,随后分享嘉宾与现场学生围绕“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当代青年为什么需要马克思”“马克思能给当代青年带来什么”三个篇章依次展开了讨论。讨论间隙,学生代表南赫、王琳娇、张新以及张冉昕等化身朗读者,为大家带来了“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的自白”等感人故事,带领现场学生重温了《共产党宣言》《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等脍炙人口的经典片段,以穿越时空的声音,向卡尔·马克思致敬。

座谈会上,几位分享嘉宾根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先后发言并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互动。程宝华博士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懈追求理想的一生,从“为全人类幸福而工作”到“解放无产阶级和解放全人类”,这种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个人理想的成熟以及马克思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形成。邹海燕博士以自身经历为例,指出必须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认识马克思不能离开对他经典著作的研读和把握。潘兆云博士则以扎实的哲学史理论功底分析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几个基本来源,并分享了他眼中的青年马克思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以此来勉励青年学子不忘初心、努力奋斗。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青年学生围绕自己的观影和阅读体验用关键词概括了自己眼中的青年马克思。“奋斗、坚持、清醒、敢于质疑权威......”,同学们在评价青年马克思的过程中也抒发着自己对青春理想的感悟。几位分享嘉宾针对现场学生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为什么喜欢红色”“马克思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等问题作了现场解答,加深了青年学生对马克思的全方位理解。来自我校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还带来了精彩的说唱表演《马克思是个九零后》,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本次座谈会是本学期“信仰·航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分享系列活动的开始,旨在落实全国和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此次活动,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队伍中,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增强了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嘉宾合影嘉宾讲话

上一篇:哲学学院积极准备“信仰航标”马...
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时代大讲...

相关推荐